四川政法优秀案例展示(三)丨依法打击直播带货乱象 夯实网络经济诚信基石

2025-06-08 03:23:07

  本案中,被告人利用消费者助农心理和对凉山农特产品品质的信任,以“假助农★■★★■★、真摆拍”的违法犯罪手段大肆牟利。本案的依法办理◆■,既惩治了虚假广告行为◆◆◆■◆,打击了短视频造假现象,又警示互联网商家在经营中必须坚守诚信底线,确保广告信息的真实性,杜绝虚假宣传,共同维护公平竞争、诚信经营的网络市场秩序■★■◆■。

  2020年以来◆■◆★,被告人唐某某★■◆◆★、张某、李某等人分别注册公司并通过剧本话术、聘请网络水军评论引流等方式★★■,孵化出被告人阿西某某(抖音昵称■★“凉山孟阳■■■◆◆”)、阿的某某(抖音昵称★■◆■★“凉山阿泽”)、赵某(抖音昵称“赵灵儿◆■”)、阿日某某(抖音昵称■◆★“凉山曲布■◆■”)等网络主播★◆★■■。后唐某某、张某★◆◆■■、李某等人以“助农”为名,低价购入蜂蜜、核桃等非凉山农副产品■★■★,假冒大凉山特色农产品,以次充好,以假乱真,并利用被告人阿西某某、赵某等的抖音账户以直播带货的方式,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销售,分别形成了以唐某某、张某、李某各自为首★◆,通过前端引流孵化、中端直播带货、后端流量变现的三个利益团伙。为虚假宣传,被告人张某等在未经商标所有人授权的情况下,在同种商品上使用“大凉山特色农产品”的图形商标。

  截至案发,被告人唐某某团伙销售额共计3500万余元,非法获利共计1300万余元,被告人张某团伙销售额共计535万余元,非法获利共计295万余元■◆■,被告人李某团伙非法获利共计52万余元。

  四川省昭觉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★★◆◆■◆,被告人唐某某、张某、李某等人违反法律规定,在抖音直播平台利用商业广告对产品作虚假宣传,情节严重,均构成虚假广告罪◆■★■◆。被告人张某等在未取得商标所有人许可的情况下,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■■★◆◆★,情节特别严重,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。综合考虑各被告人的犯罪地位、部分被告人具有的自首、坦白、认罪认罚等量刑情节,分别判处22名被告人四年至八个月不等有期徒刑,并处25万元至2万元不等罚金,追缴违法所得,并对涉案财物予以没收■★★■。

  该系列案为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,昭觉县公安局在案件侦办中■■■,明确侦查要点◆◆★■,全面梳理分析海量网络数据,研判后以涉嫌虚假广告罪立案,逐层梳理组织架构,分析出以唐某某◆◆■★、张某、李某为核心的三个犯罪团伙,制定不同的抓捕方案和收网时机,为案件的依法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★◆。

  一审宣判后★◆★■,唐某某团伙★◆、李某团伙未提起上诉,张某团伙中的部分被告人提起上诉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,驳回上诉,维持原判■★◆★。

  该系列案是四川政法机关办理的以“凉山曲布”“赵灵儿”“凉山孟阳”为代表的“系列网红直播带货案★■◆”。近年来,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快速发展,直播带货成为中国电商领域的一种重要销售方式■◆★◆。以直播带货赋能乡村振兴◆■★■◆■,助力当地产业发展成为一股热潮★★◆★■,特别是在抖音、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★◆■■,助农直播购物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,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■■◆★★。但“网红乱象”■■◆■■★、恶意营销等问题也随之出现◆★★■◆,部分公司■■“唯流量论”,涉农直播带货“翻车”事件屡见不鲜■★■■★。